甘孜州政协
打造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巴塘县政协 发布日期:2020/07/31 浏览:7870
字号: A+ A A-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严格按照州生态领导小组的安排,认真落实、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了“两园、一带、八基地”的生态农旅发展模式。即: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河西万亩生态产业园,莫(多)竹(巴龙)百公里产业带,建成莫多苹果、松多蔬菜、苏哇龙酸石榴、中咱桃园、核桃基地、东南片区蜂蜜产业、“3180”山泉水、藏猪藏鸡养殖等八大产业基地。一是优化生态产业布局。针对全县“大而全、小而散”的传统农牧产业结构,坚持做有规模、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业产业,不断优化“果、蔬、肉、药、蜜”特色产业布局。“果”以苹果、核桃为主,不搞嫁接,选育晚熟、耐储存、口感好的金冠、小冬红2个品种,打造郎翁苹果基地,优选本地金核1号、2号,打造甲英核桃基地;“蔬”以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种苗培育+试验示范,错季节、反季节、大地蔬菜带动群众种植,以大棚蔬菜为示范,稳步推进;“肉”以藏猪、藏鸡养殖为主,逐步扩大销售市场,实现销售价格逐年攀升,群众现金收入有效增加;“药”以兼具食药价值的酸石榴、毛桃为主,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栽植”的原则,建设集旅游观光、中藏药材于一体的中咱毛桃基地,借助广东中山援建力量,同中药材企业积极洽谈,达成年供200吨毛桃的供货协议,且收购价远于高本地销售价格;“蜜”以深受追捧的野生土蜜为主,花大力气发展中蜂养殖,将中蜂产业与“小庭院经济”“荒山利用”相结合,以奖代补鼓励群众发展“甜蜜事业”,积极创品牌、搞加工、促营销,全面提质增效。二是推进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绿水青山为支撑,围绕“五彩藏乡”的定位,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结合脱贫攻坚,推进农旅互动,全力推进措普沟等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莫多、党巴、水磨沟等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以点串线,释放“珍珠链”效应,全力打造G318线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示范带,逐步实现乡乡有景、村村留人、户户挣钱的目标。三是以生态产业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通过整合涉农资金5.42亿元,持续改善路、水、电等农业发展基础,解决了4.5万人农村安全饮水;现已建成中咱毛桃基地2300亩,蔬果基地2.38万亩、中藏药材2000亩、核桃基地1.1万亩、示范养殖小区1个,养殖藏猪藏鸡1.2万头(只)、中蜂8040桶;有序推进河西3.5万亩生态产业园建设,积极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产业格局,项目覆盖区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在发展生态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县的生态农业产业层次不高,市场主体缺乏等现状还没有改变;农业产业集聚规模小,主导产业和主体培育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后续产业支撑乏力等等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为此:一是打破传统抓产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攻克“打不开思路、找不到门路”的瓶颈,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整合双流援建、企业援助、产业扶持、村民自筹资金,开创“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高原农业产业“飞地经济”模式,提升产业层次。二是寻求突破抓产业。积极构建“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破解主导产业和主体培育难的瓶颈。三是融合发展抓产业。以特色效益农业产品的品牌开发为重点,完善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加快品牌生态农业创建步伐;全力推进生态农业景观化、农居景点化,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生态农旅发展模式。四是健全机制抓产业。抓示范引领、协调联动、着眼市场、强化保障,破解传统农业转型、各自为阵、农产品营销难的问题,积极构建“企业+农户+电商+物流”的产业发展和流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五是完善政策抓产业。研究出台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措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重点产业给予政策、资金倾斜,推动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层层落实责任、完善工作体系、严格定责,确保有序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落地落实。




地址:www.gzzzx.gov.cn 电话:0836-2837355

Copyright ©2020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蜀ICP备2020029404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