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政协
东方的金字塔
来源:焦虎三 发布日期:2020/08/20 浏览:7479
字号: A+ A A-

从康定向西,不多久,我们的自驾车就颤颤悠悠开上了翻越垭口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窗外,群山连绵,白云悠悠。从地域角度而言,我此刻是身处于一条民间习俗上的地理分界线,我们正在费力翻越的折多山,这是一条传统的藏汉分界线,藏民称此以东为“关内”,以西为“关外”。以这条线作为起跑线,川藏线上的民舍便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了,由东向西,汉式或汉藏混合式的建筑呈逐渐减弱之势,而建筑中纯藏式的古朴之风却愈来愈鲜明,形式愈来愈独特。这一切,从民族学的角度,也能映证出川藏线是一条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走廊,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了建筑是一个区域固有的群体性栖居符号。一切正如林俊华教授所言:“川藏线上的康巴文化是以康巴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系统,康区是藏、汉两种文化的交汇处,另一方面,川藏线上的康巴文化独树一帜,很重要一点就在于它的边缘性上。这种文化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这里的各种文化都是在受多种文化影响后形成的非典型原生文化。有人把它称之为‘杂居文化’或‘混合文化’。”而后一点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川藏线上藏式民舍传统的建筑形态。


题图--冯光福-摄.jpg


我们的车从折多山开下来,不久,便到了号称“光与影的世界”新都桥。新都桥的木雅民居极富特色:大多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据林俊华教授考证:“在居住方面,木雅藏族善长垒石建筑,房高数丈,一般三层,底层养畜,楼上堆物住人;康北藏区十分典型的木结构‘崩柯’房在木雅地区几乎没有。”

而在与新都桥同属的甘孜州康定县区域内,大渡河沿岸的鱼通区,一支约有7000人,自称为“鱼通”的藏族特殊族群也同样用石头垒彻起他们栖居的住所。当我们爬到“鱼通人”集中居住的麦崩山寨的最高处,看见麦崩村落背后波浪一样起伏的山脉,一条河流蜿蜒在山谷之间,阳光投下的光影在峡谷间缓缓滑动。麦崩山寨村落远处看去似乎一目了然,但身在其中却会让人迷路。他们的建筑格局每家完全一样,其住房与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住房基本一致,全部为石块所砌的碉房。房屋多依山而建,楼高五层,高大、宽敞,气势雄伟。底层在地平面以下,为饲养牲畜的黑圈。地面第一层为一大厅,集做饭、吃饭、烤火、家人日常活场所等多功能于一体,有地火炉、主神龛、灶,并在火塘上设石制三角锅庄或铁三角,是鱼通人最神圣的地方;侧为主人居屋和粮食贮藏室。二楼为子女居室,并设有贮藏室和会客屋。三楼的一半为经堂,供奉神佛;另一半为晒坝,作打场、晒场用;外侧有一小吊脚楼,有二用,可作厕所,亦可堆放杂物,顶层为竹楼,堆放收获之粮食。多数房顶盖瓦。

新都桥木雅民居和“鱼通人”以垒石建筑为主,可以说是川藏线民居文化中石垒文化的第一道风景线。而川藏线上,藏族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也就是这种“碉房文化”。在传统建筑形式和传统建筑技术中,碉式建筑与砌石技术和“邛笼”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碉式建筑中,大量的是居住建筑,少量是“高碉”。建筑碉房多为石木或石头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在扬嘉铬、赵心愚、杨环等学者眼中,川藏线上以垒石为主的“高碉建筑”或“石碉文化”,是藏族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建筑,它既体现于各类传统建筑中,同时又常以独立形态存在,成为藏族建筑的一大奇观。在高山河流纵横交错的今四川藏区是藏区高碉建筑发育的核心地区之一,直到清代初、中期,这一地区都还在广泛建碉,高碉遗迹、传说和史载不胜枚举。

若我们再沿历史长河追寻而上,在川藏线上的昌都卡若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当时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在房屋遗址晚期,其建筑材料普遍采用砾石为主的天然石块。在遗址中人们还发现了三段用砾石垒筑的石墙、两座用大块砾石垒筑的圆石台,同时还发现了三处用石头垒砌而成的石围圈,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童恩正先生由此认为:“在卡若遗址中发现的这些众多的石砌建筑遗迹,至少可以说明卡若遗址的原始居民是擅长于石质建筑的民族”。卡若遗址房屋建筑是藏族民居建筑的滥觞。在其后的演进中,藏族的民居不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

2004年,我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村落——扎坝。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坝乡区工委所在地的街道上,远远便可以看到鲜水河对岸的峡谷半山腰上,10多个古老的石碉楼散乱地耸立着。就是这种如今遍布四川阿坝和甘孜两州的石碉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法国建筑学们更誉之为“东方金字塔”。此刻,在我的眼中,青山和蓝天之间,建在山腰台地的扎坝石碉楼显得沧桑和突兀,雄伟壮观。

据同行的当地人讲,扎坝的民居在藏区是独树一帜的。扎坝民居是一种碉与房的组合,一般在4-5层,有的甚至更高。墙体完全用片石砌成,房高约20米。这种房在当地也称之为“碉楼”。但这种碉楼与其它藏族的碉房有很大区别。其它地区的碉房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碉的房,但扎坝人是将碉和房组合在一起,几乎每一户人的房屋都是既有碉也有房,即一半为碉一半为房,房与碉连为一体,比目前所知的其它地区的碉房更具备“碉”的特征。扎坝人家的碉楼在一般每户占地约120平方米左右,每户高度和形状上都相差不大,体现房屋差异的只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大小由碉楼内的柱子数量决定。一般以4根柱子的居多,最小的只有1根柱子,最多的可达9根。一般1根柱子的面积约64平方米。柱子呈一字形排列,柱顶放1圆木做横担,横担上架木梁,木梁两端嵌入墙体,再在木梁上铺横杆,置片石或铺柴块,最后盖土、铺木板。以后诸层也是如此。下面三层每层高约2.5木,上面两层高约2.3米。各层用锯齿形独木梯相连。

川藏线上的雅江县是座小城,雅砻江穿城而过。从小城望去,江对岸陡峭高耸的山壁上修建着几十座藏式碉房,让人觉得壮观美丽又而神奇。在历史学者与建筑学家的眼中,雅江的碉楼民舍,与丹巴、康定、道孚以及九龙的碉楼文化一并,早已成为了川藏线上石砌高碉文化的代表。而雅江的碉楼民舍,很多与扎坝如出一辙。

从世界上最高的海拔约4500米的邦达机场下飞机,顺着蜿蜒崎岖的柏油路下到山脚,再沿河谷一直向东前行便到了藏东重镇昌都古镇。昌都一带为高山峡谷地带,大面积的平地较少,民居大都依山而建。一座座楼房毗邻相接,高低错落有致,加之窗户门楣多着彩绘,画栋雕梁,气势非凡,甚为壮观。昌都地区藏族传统的碉房与西藏农区的房舍已完全相同,多为二层,一般为石木结构。墙体多为石砌,一层方石叠压一层碎薄石,以泥合缝。有的地方,墙体下部为石块垒砌,上部墙体为板夯土墙。还有的地方,作墙体的材料为土或砖,往往以石、土、砖混合使用作墙体:墙体下部为石砌,中部为土夯,上部是土或砖。墙体逐渐向上收缩,但内壁保持垂直。碉房大多呈正方形或纵长形,底层为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用,一般不开窗。二层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主室、贮藏室、经堂、楼梯间等。晒台则是人们晾晒作物、平日劳作和休息的地方。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叶启燊教授认为,川藏线上的藏族农民住宅,过去汉人通称为“碉房”,有些地区称为“庄房”。这些住宅多半分布在海拔3400以下的河谷地带(实际有少数在3400米以上),这些地区,气候较温暖,能种麦类,由于平地少,岩壁峻急,满布森林,稍平坦处都已开垦,住房就建造在农地边缘,大都集合几家或几十家为一村落,“碉房”幢幢,非常整齐壮观。据他考察,砌石墙在河谷地带的藏族住宅,多就地取材,利用片石作建筑材料。一般劳动人民,对砌筑片石墙的技术,都很熟练。在他看来,川藏线上甘孜州北部地区,利用片石建筑的农民住宅,有些高达四层,其余则与甘孜州南部一般农民的住宅一样,多为三层。各层的功能不同,底层为牲畜圈和草料房,二层为住人生活所需要的主要居室和经堂等,顶(三)层为堆放粮食的敞间、晒坝等。




地址:www.gzzzx.gov.cn 电话:0836-2837355

Copyright ©2020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蜀ICP备2020029404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